18170163439 登录 注册(即赠50元) 会员中心
购物袋 ( 0 )

购物袋内还没有商品,赶快选购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艺术评论 >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发布者:泽居画城 | 发布时间:2014-09-23

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熊纬书

中国画的画面上,为什么要留许多空白呢?这是由于“区别纯杂”到“多样统一”的结果。因为中国画常常是集中自然对象各部份里精粹的东西;尤其是山水画,在元代以前往往是以“万里长江”或全部河水作为一幅画的对象。这种丰富多样的景物,纵然进行了“区别纯杂”,但其精粹部分,仍然是丰富多样的,因此还必须集中、统一,即“置陈”或“经营位置”。为了结构得好而又合理,在山川与山川的各部分之间,就应有相当的距离来说明中间删减的东西,因而就产生的画面上的许多空白。这种空白,有的是天,有的是地,有的是云,有的是水,有的是田,有的是多余的城市或村庄,有的是被“区别”掉的非精华部分的景物,有的是千百里相当远距离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景色。所以有些国画家认为空白留的好,比着墨处还要难得多。

清孔衍栻“石村画诀”中说:“有墨处画,此实笔也;无墨画处,以云气概,此虚中之实也”。明唐志契“纶事微言”中说:“能藏处多于露处,趣味愈无尽。……藏得妙时,便使观者不知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有多少地步。……景愈藏,景界愈大,景愈露,景界愈小”。赵左“论画”中说:“至于野桥村落 ,人物屋宇,楼观舟车,全在想其形势之可安顿处,可隐藏处,可点缀处。……章法不用意构思,一味填塞,是补衲也”。清蒋和“学画杂论”说:“十分之三在天地布置得宜;十分之七在云烟断锁”。方薰“山静居论画”说:“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秦祖永“桐阴论画”说:“山水之要,宁空勿实”。古人所谓“云气”或“云烟”,有时是指真的云气或云烟,在这里,则是留空白的代名词。

中国画这个“宁空勿实”的特点,后来为“清代书家第一”的邓石如借用到书法和刻印上,他又给它换了个名称,叫做“计白当黑”。

??? 1956年12号“文艺报”中秦仲文先生论中国画的文章中,谈到中国画“以大观小”的画法,与摄影不同,与西画迵异,百数千里远景,同时表现于一画之内云云。我认为中国画这一特点很重要,这样简单提一提觉得不够,因为他未论及这一特点的所以然和它在今天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我觉得有较详尽研究的必要。

根据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论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的诗句,我就给中国画这一特点称为:“咫尺万里”的特点。中国画中这个“咫尺万里”的特点,是和西洋画根本不同。所谓根本的不同,是指画家在“观照”自然对象这个作画的基础上的不同。就是中国画家的“观照”,是能动的,是在行动当中“观照”自然对象。而西画家却是在静止中观察自然对象,亦即固定位置当中来观察描写自然对象。由于中国画是动的“观照”,因而他的客观对象是广阔无际。而西画家的客观对象是广阔无尽,所以他必须用特殊概括,因此有“区别纯杂”、“去粗取精”、“多样统一”、“经营位置”以及“计白当黑”和“骨法用笔”等技法。

这种“咫尺万里”的表现方法,不仅固定在一隅之中的观察不能做到,就是所谓“以大观小”或鸟瞰法也比拟得不够深切。只有“行万里路”“搜尽奇峰”长期体验生活,他们到处搜集祖国雄伟秀丽,各式各样的山峰河流,对这些东西有了深刻的观察、认识,然后集中起来,再经过概括、提炼才能做到。只有这样,也才能进行描绘大自然的美色,把祖国美丽、壮阔的河山,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它比实际的自然对象更美丽、更深刻、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也就更带普遍性。这种绘画,有的是将“长江万里”写在一个横卷中,有的是将“千巅万壑”画在一个长幅里。

上面所说“咫尺万里”的绘画特点,怎样证明它是我国-----尤其是元代以前----的传统绘画技法呢?且引几点理论根据如下。郑午昌“中国壁画历史的研究”中说:“顾恺之写远近山水,有咫尺千里之趣”。(见“东方杂志”27第1号)。沈之丞“历代画论名著汇编”中“普以前之绘画概述”里说:“顾以前,无有单独作山水画者,恺之始创之,为我国山水画独立门户之始,是以有山水画祖之称”。六朝(宋)宗炳的“画山水序”中说:“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又说:“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唐)王维“山水决”中说:“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宋)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又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凡此之类,皆在于所取之不精粹也”。又说:“何谓所览欲淳熟,近世画工,画山则峰不过三、五峰,画水则波不过三、五波,此不淳熟之病也”。(元)李澄叟“画说”中说:“自江陵登三峡、夔门,长流三千余里,......尽是今日之画式也,岂不广哉”。(明)杨慎“画品”中说:“蜀僧楚安画山水于扇上,千山万水,尽在目前”。又说:“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也”。
这种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而将许多事物集中统一在一起,而加以“经营位置”的画法,这是在顾恺之以前,老早就有了的。郑午昌“中国壁画历史的研究”一文中说:“周……明堂四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楚号蛮貊,其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略见王逸楚辞章句)……汉……武帝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略见汉书郊祀志)。……他如周公礼殿之画盤古、三皇、五帝君臣与仲尼七十弟子;鲁灵光殿之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神灵,……李刚石室,四壁隐起,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鲁恭祠庙,四壁隐起,刻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之像(俱略见水经注)”。顾恺之的“咫尺万里”的山水画,是受有这种自古以来的画法的启发的。这种画法,也就是产生顾恺之“咫尺万里”山水画的历史渊源。

我们不能小看了这种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画法,这是历来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的一种画法。
    在现代为广大人民所欣赏的如“百鸟朝凤”、“百花齐放”、“百子图”、“百美图”、“百兽图”、“三百六十行图”、“三国人物全图”、“水浒一百零八将图”、“大观园图”等等。不仅集中了许多事物,而且往往用一种巧妙的布景,将许多事物都穿插其中,成一幅天衣无缝的完整的画面,而个别的事物又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如“水浒一百零八将图”,它用山水作背景,山岗上有解珍,解宝等打猎及武松打虎;松树下有宋江、吴用下棋,虞俊义等观棋;山坡下有九纹龙史进在练武,旁边有许多好汉观看喝彩;河里有 阮氏兄弟及一些水军领头;另一帮好汉则在一片大树林里吃酒划拳等等。现在尚普遍流行民间的这种图画,我们不能说它与“梦游化城图”(元人汤垕 “画鑑”记宋微宗梦游化城图云:“凡天地间所有之物,色色具备”。)和“咫尺万里”的山水画,以及上古那种从盤古三皇五帝君臣到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的图画没有一脉相传的关系;如果不能否认这种关系,那末,这种画法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而且是我们自古以来传统的民族形式的画法;那末“咫尺万里”的山水画,因而也即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自古以来的民族形式与特点了。谈到这里,我得说明一下,我所以着重研究这个“咫尺万里”的山水画技法,意思就是以它来代表我国自上古直到现在的那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动的而又多样统一的名族形式的画法,并不仅仅限于山水画
??? 我们国家今天正向空间、伟大、灿烂、崭新的历史时代前进,社会主义建设巨大而又多样的景象,祖国雄伟、兴盛、强大而美丽的全身写照,这种具有综合性的巨图,也只有在我国传统的“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的绘图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够创作出来。因此,“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的中国绘画特点,不仅是民族的形式,传统的技法,而且对祖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明天的共产主义建设,都将发挥其相当重要的作用,会作出有相当重要意义的贡献。

这种画法是是我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民族形式的画法。那么“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的山水画,因而也即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自古以来的民族形式与特点了。

相关文章


体验泽居画城

新手
注册新会员 如何订购 正品保障 常见商品问题
支付
支付方式 分期付款 发票说明 支付问题
配送
包裹签收 配送方式 配送说明 自提流程
保障
服务保障 价格保护 七天退货说明 售后流程
帮助
商务合作 分销加盟 严正声明 人才招聘
企业备案号:赣ICP备15009236号-1
放心消费网站 工商网监 网购维权 消费者喜爱 一淘网标志 财富通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